首頁 / 故事牆 - 改變社區的小地方大力量 / 大武女兒的溫柔鄉 那些家家酒書房裡的「大武小時光」

Story

大武女兒的溫柔鄉 那些家家酒書房裡的「大武小時光」

2025/07/30

東部 / 地方發展
文 / 翁珮恒
攝影/Kris Kang


台東大武鄉,曾是東部人們南北往來必經的繁華驛站,長途巴士停靠、旅人下車歇腳、商家門前人聲鼎沸,那是一段因交通而興盛的日子,如今卻只停留在老人家們的記憶裡。隨著快速道路繞過小鎮,車潮不再,人潮也一併散去,街道變得安靜,許多人選擇離開,只留下空蕩的老屋與海風低語。然而,就在這樣一個似乎被遺忘的地方,金鐘廣播人潘美緣和丈夫在大武街一隅悄悄點起一盞燈——家家酒書房,這裡是書店、是咖啡廳、是住宿也是策展地。作為大武女兒,潘美緣回到家鄉,以書香串起人與大武的情感,穿過舊時光的縫隙,讓人重新駐足、傾聽、閱讀,也讓人重新相信:「堅持」,足以喚醒一個地方的靈魂。

一段返鄉的溫柔革命

兒時記憶中的「回家」總是伴隨著一路翻山越嶺與嘔吐的折騰,「小時候因父親是空軍的關係,有一半的時間住在台東市區眷村,每每過年返鄉,總記得搭車一路吐到差不多就到家了。這也是過去很多人對大武的印象,暈車藥、一碗熱騰騰的麵。」潘美緣說,大武鄉大多是山坡地,農業是主要的經濟產業,以前還沒有鐵路的時候,除了農業外,大武的經濟有另一大部分是客運的過路人潮,卻也因為交通主幹道的演變,人潮不再,生機也不再。潘美緣也和大多數的大武人一樣,因就學、工作後北漂,成家後三代都在台北生活,大武對那時候的她而言,就是只是一個名為「故鄉」的地方。

但鄉愁,是隨著年歲愈長,愈難以壓抑的呼喚,那是一段段藏在味道、聲音與記憶裡的召喚。「某一段時間我一直夢到大武,這讓我發現我似乎不知道自己的故鄉是什麼樣子。」夢醒後,她下意識地打開Google Map搜尋自己的家鄉,卻看到畫面裡的老家已成廢墟,第一排的木門早已倒塌,淚水情不自禁地湧出。「我問我的母親,是否能回去掃墓、整理老家,才驚覺我的父親每年都會獨自搭火車往返,卻從未告訴我。只因為在舊觀念裡,女兒嫁出去就『沒用了』。」

背負著鄉愁與對傳統觀念的小憤慨,她回到了大武。走在空蕩蕩的街上,遇見了早已認不出她的鄰居與荒廢的記憶,兒子看著斷垣殘壁說:「這根本是鬼屋吧!」兒子的童言無忌,也喚醒了潘美緣心底決心,要將這份不被期待的回歸,轉換為老屋的亮光,重拾大武的記憶與生機。

一盞為大武點亮的光

決定返鄉後的初期,潘美緣帶著廣播工作不斷地頻繁往返台東與台北,一邊工作一邊也想著該怎麼活化老家的土地。「老家的這間房子,過去是阿嬤經營的『大武旅社』。」潘美緣回憶,過去旅社的中庭是一片花園,當時的旅社沒有供餐,有不少來自四面八方的旅人、工人等訪客,都會在中庭立簡單的灶,自炊自食,「每一個灶都會聚集不同族群的人,從飄來的食物香氣、人們聊天的口音,就可以分辨他們是客家人、外省人、本地人或是原住民,大家在灶間交換著食物與故事,形成非常多元而溫暖的景象。」這樣的畫面,深深烙印在潘美緣的心中,返鄉後的她希望能夠在同樣的土地上,重現人與人間情感的交互與流動。

也因為越來越頻繁地往返,讓潘美緣決定長期留下,也是因為長期居住後讓她看見大武的需要,因而投入社福工作。「年輕人口流失,大武鄉大部分是老人與小孩,社福據點又是在不易到達的山區,就想說無償提供老家空間、貸款整修老屋,作為社福辦公室與課輔教室。」潘美緣笑說,她可是用了前半生的人脈存摺,邀請媒體圈的朋友努力為大武曝光,好不容易讓大武有點生機,五年後卻因故需返回台北,社福辦公室也就又搬離了。

「當沒有了社福的功能,這座房子還能為誰發光呢?孩子需要空間,地方也沒有圖書資源,那就開一間書店吧。」於是,「家家酒書房」誕生了。有書、有咖啡、有住宿、有孩子跳格子的聲音。家家酒書房帶來的生機,讓老鄰居們也深受感動,和潘美緣說:「你們把屋子整理成這樣,真是太好了。」這座老屋,終於又有人住、有人回、有光了。

一場屬於村落的數位行動

從家家酒書房成立的一開始,潘美緣就希望這片空間能夠有各式各樣的可能,因此除了規劃住宿、咖啡廳與書房之外,這裡也經常是孩子的教育場域、返鄉青年的交流場所、策展空間,甚至是電影放映所。「之前蕭菊貞導演來家家酒書房播放紀錄片《南方,寂寞鐵道》,廣場滿滿都是人,椅子不夠坐,街坊鄰居還拿著自己的椅子過來,大家看著電影電影邊笑邊哭,原來大武還是有人的。」潘美緣說,自從經營家家酒書房後,不僅聚集了社區居民,也有不少旅人慕名而來,「而家家酒書房接下來要做的,是串連活絡大武鄉的各式資源,讓旅人能夠在大武停留久一些。」

潘美緣說,家家酒書房計畫整合線上服務系統,建立圖書借閱平台以及觀光資訊串連平台,啟動「大武小時光——村落數位旅讀行動計畫」。透過「線上圖書借閱平台」的建立,打造雲端系統、結合宅配與店到店物流,讓兩萬多本藏書可在鄉鎮間流通;同時設立「觀光媒合平台」,串連大武與達仁的在地業者,打造屬於在地的食宿遊購行,供散客自行搭配旅程組合。

家家酒書房不再只是大武女兒的返鄉據點,更像是一座永不熄燈的聚會所,召喚人們重新走進大武、認識大武。無論是書頁間的文字、孩子們的笑聲,還是旅人腳步輕輕的駐足,都是這座老屋重生的見證。家家酒書房用返鄉女兒的溫柔與堅定,試著重新喚起這座村落間人與土地的脈動。

大武女兒潘美緣與丈夫將老家空間化為更多在地創生的可能,新成員店狗「雪球」則是稱職的在地嚮導。
 
潘美緣希望能夠藉由家家酒書房,串連大武鄉資源,活絡社區,讓人們願意留下。
 
家家酒書房裡陳列多元的書籍,供來訪的旅人、居民借閱,這裡也是潘美緣的錄音空間,能夠近距離感受金鐘廣播人的魅力。
 
大武鄉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,家家酒期待藉由「大武小時光」計畫,串連周邊的觀光資源。
 
是書房也是孩子們的策展空間,家家酒書房承載著無限的可能。
 
家家酒書房也是返鄉青年們會一同交流的場域,這裡集結了在地小農種植的食材,提供最接地氣的美食。

家家酒書房

地址:台東縣大武鄉大武街84號
(營業時間請依店家公告為主)
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/%E5%AE%B6%E5%AE%B6%E9%85%92%E6%9B%B8%E6%88%BF-100095489679888/?locale=zh_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