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/ 故事牆 - 永豐小店 / 有聲的情感、無聲的美味與客家文化傳承---香蕉與黑膠

Shop

有聲的情感、無聲的美味與客家文化傳承---香蕉與黑膠

2025/06/20

南部 / 地方發展
文/釋俊哲
攝影/Kris Kang


懷舊之所以迷人,不僅因為保留了過往年代的事物,還有真正隱藏在時間背後的美好,所以令人動容、所以回味再三,無論是音聲、飲食、生活習慣,又或是傳統的老式建物。位於美濃田間的「香蕉與黑膠」,從2017年開始營運至今,轉眼8年過去了。在民宿主人鍾士為的細心照料下,「香蕉與黑膠」不僅結合了老宅、民宿、黑膠三項特色,更成為風靡台灣、海外遊客的客家風情住宿體驗。

曾擔任攝影記者的鍾士為是客家子弟,民宿「香蕉與黑膠」是為了紀念他生命中重要的兩位親人:種香蕉的爺爺、以及曾在中廣擔任主持人的母親蔡瑛珠。好客的鍾士為向採訪團隊快速介紹了環境,甚至如數家珍介紹了一整房視聽室的由來、同時示範黑膠操作。原來「香蕉與黑膠」的前身是家裡阿公留下來的三合院老建物,現在的「黑膠室」,則是原本烤曬菸葉的「菸樓」,視聽室裡留藏了數以千計的黑膠唱片、CD,包含中外藝人、樂團,語種從台語、英文到中文,幾乎可以滿足每一種音樂喜好(與年代)的面相。

三合院結構、細節  暗藏客家生活點滴

原本的菸樓在2004年颱風天倒塌,讓鍾士為鐵了心在2013年開始返家、悄悄整理起環境。母親保留的大量黑膠,更成為穿越時光(空)的無形情感連結。現在的「香蕉與黑膠」大致維持當初的三合院結構,正中央的「潁川堂」是家族祠堂,象徵一家人的情感聯繫。鍾士為特別解釋,每一間房間的位置、大小、甚至是門房上的紅色字樣都有著輩份、家庭角色、祝福的不同暗示;像是廚房上貼了「食德飲和」,主要的生活空間裡是「滿室祥光」,家裡長輩臥房則有著「福壽康寧」,每一句的祝禱皆不言可喻。

鄰近中午的廚房,鍾士為特別請來的傳統客家菜達人「滿招姊」,熟練地開始往磚窯灶內添起了樹枝枝幹,準備料理經典菜色冬瓜封與高麗菜封。

粗壯厚實的小型樹枝多取自龍眼木,厚實、堅韌且耐燒,滿招姊透露:要先讓火勢升起,然後控制火侯、轉而以小火悶煮;此處的「封」即是傳統烹飪手法,接近於「燜」或「燉」,是將食材置於鍋中,以小火燉煮之外,並加蓋以讓水氣循環燜熟食材,除了烹飪過程中節省能源,一次未燒完的木柴、還能在下一次再利用,再度凸顯客家的勤儉精神。在一旁成為幫手的鍾士為則為我們解釋,客家菜的菜式都不繁複,像是當天上桌的還有花生豆腐、滷味拼盤、涼拌菜,需要的都只是時間。

勤儉、愛物精神  借食飲遞傳情意

一邊拌起涼拌菜的滿招姊解釋,因為雞胸肉柴,而春季又是芹菜當令,因此簡單將雞胸肉手撕成絲、簡單加點蝦米、拌點油,也是一道客家家常,「就是用拜拜的菜、田裡的菜,變出另一道菜。」此時鍾士為也在一旁補充,「因為可以保存滿久的,一道菜吃很多餐,很可怕的!」現場一陣幽默歡笑之餘,同時也展現了客家人勤儉、愛物、樂天的持家精神。

在經營民宿多年後,鍾士為除了陸續改善住房硬體,同時也嘗試打造屬於客家餐桌的廚藝教室,除了邀請如「滿昭姊」這樣的在地客家菜達人為住宿客打造一席豐盛的客家美食,更能透過料理課程傳承客家菜的好手藝,同時凝聚美濃青年們的向心力。因此他報名參加小店永豐計畫,希望能將現有的廚房設備添加現代與科技便利性,同時將手藝代代相傳。

鍾士為分享,在他經營民宿之後,深刻體認了美濃客家族群的深厚情感,他希望未來將空間、食飲兩條路線整合,讓到訪的訪客在美濃留宿一晚,就有機會認識到這樣的故事。

「香蕉與黑膠」帶來的體驗的不僅有黑膠,更是一種口味、一道道菜色,以及一代客家人的生活方式。

純樸的三合院,乘載的是一個家族的記憶。
 
數以千計的黑膠唱盤,令人流連忘返。
 
溫熱的紅磚灶,是過往農家的生活方式。
 
門框上的字樣,帶有對空間、對家族成員的期待與祝福。
 
黑膠室原本為菸樓所在,現已改造成香蕉與黑膠民宿最大溫暖亮點。
 
古早記憶的灶神供奉與一旁的日式琺瑯水壺,無違和自成一方風景。
 
一整桌的好手藝,是客家人的回憶,亦反映著勤儉、費工的烹調方式。
 
以慢火「封」煮的料理,是客家的經典烹飪手法。
 
香蕉與黑膠民宿 Yellow and Black Guesthouse
地址:高雄市美濃區興隆一街112巷34號
(營業時間請依店家公告為主)
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/%E9%A6%99%E8%95%89%E8%88%87%E9%BB%91%E8%86%A0-YellowBlack-guest-house-100063525205846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