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/ 故事牆 - 永豐小店 / 從繪本誕生的無尾香蕉動物學校 人與毛孩們的希望基地

Shop

從繪本誕生的無尾香蕉動物學校 人與毛孩們的希望基地

2025/07/09

南部 / 社會福利
文/陳睿中
攝影/Kris Kang


「創建這座學校時,我心裡有一個景象-這是一個能夠在城市裡面溫暖發光的發光體,讓愛動物、不愛動物的人,都可以很自然地流進這個街角,然後可以帶他們到更遠的地方。」穿著靛藍連身裙、胸口別著貓咪徽章的李瑾倫,輕聲分享自己創辦「無尾香蕉動物學校」的初衷。

身為獲獎無數的繪本作家,李瑾倫從小家中就充滿著父親飼養的狗、天竺鼠、鸚鵡等寵物。但李瑾倫坦言,「直到27歲養了自己的第一隻狗Gibi之後,才發現自己真的很愛動物」。後來李瑾倫在英國進修、遇到創作瓶頸時,她在思考的過程中。突然驚覺「我喜歡狗、喜歡動物,這應該是我創作的源頭。」從此,李瑾倫的作品主題全部都是動物了。

不僅作品與動物相關,李瑾倫也曾是位獸醫娘。但在動物醫院,李瑾倫看到不肖繁殖場的惡劣行為,也面對許多不良飼主對於生命的輕蔑。看盡動物的生老病死與人性黑暗之後,李瑾倫決心改變,並且投注更多心力照顧動物。她開始透過開設文創商店的模式走入社區,不僅照顧起週邊的流浪動物,同時也透過店內盈餘,致力推廣友善動物教育、老年動物安養等行動。

李瑾倫曾開設的文創商店店名,包括有「撥撥橘」、「本東」、「灰灰」、「南寶」、「逗點井字(逗井柒)」、「有豆」與「多多」,看似奇特又充滿童趣,其實每個名字,都是她曾照顧過的貓貓狗狗。如此豐富的開店經驗,也讓李瑾倫笑說「別人都叫我開店大王!」只是,2021年的一場大火,無情燒毀駁二特區內的「本東倉庫」,佔地百坪的空間與滿滿的存貨,不僅化為灰燼,也成為沉重的債務負擔。

先認識再認養 為彼此找到合適的家人

或許是從動物們身上學習到的生命力,李瑾倫與團隊夥伴並未被打倒,當時決定繼續完成『無尾香蕉動物學校』這個計畫。將深埋自己心中多年的構想實踐,打造一處幫助人與動物相遇、相愛、不相棄的友愛動物基地,自己也擔任校長一職。「這是一個夢,如果我不做這個夢,一切都會歸於零。所以我想試看看,把這個夢做完」李瑾倫如此說道。當然,「無尾」與「香蕉」都是貓的名字。

無尾香蕉動物學校的組成有點奇妙。一樓為寵物友善的「離好咖啡」,環境很舒服,還有一半空間設為狗房教室,偶爾會有一隻紅斑腿象龜跑來跑去,名字叫做胖胖,真實身份為學校的「總務主任」。二樓則設有多功能教室與貓房教室,目前住著黑貓「黑曜」與玳瑁貓「金太陽」,另外還有多隻狗。整體結合文創、咖啡、動物教育與認養服務,就算只是路過,還是能進來喝杯咖啡、吃點心,或是挑挑富有童趣的寵物主題文創商品。不同於傳統「一眼定江山」的領養模式,學校創新推出「先認識再認養」的概念,這套漸進式認養流程讓認養步驟能夠循序漸進,並且從「人」作為起點,有效降低棄養率。

「你們知道,如果狗狗看著你打哈欠,代表什麼意思嗎?」、「貓咪尾巴炸毛是什麼情緒呢?」就算通通不知道,也沒有關係。學校內待認養的貓狗稱為「學伴」,多來自收容所與中途之家,牠們課堂上的「本色演出」搭配生動的圖文,讓民眾在初期的教育課程中,可以逐步認識動物豐富的身體語言、生活習性,建立友善的互動。這些毛學伴們的學習任務,也正是為「有家的生活」做準備,同時等待愛牠一輩子的家人出現。

在漸進式認養的過程中,還會設計「家人時光」,讓有意領養的民眾,了解毛孩家人的責任、新手飼主的照顧重點,甚至是居家軟硬體設計、空間規劃;並且也讓民眾理解毛孩會生病、掉毛等真實面。在李瑾倫心中,「這所學校其實並不是動物學校,而是『飼主的學校』。透過互動的過程當中,讓民眾理解自己適合不適合養寵物,並且透過互相分享,討論如何達成領養的目標。」同時更希望透過教育的過程,達到「零棄養」的目標。

看見生命的尊重 一起改變動物的未來

不論大人或小孩,在無尾香蕉動物學校的校園生活中,都能找到與毛孩互動的溫暖。溼潤的狗鼻子、不斷搖擺的狗尾巴,或是幾聲「喵嗚」的撒嬌叫聲,都能為五感帶來滿滿的療癒。李瑾倫更設計可愛的故事時光,讓參與者在毛孩的陪伴中,一同沉浸在繪本世界,孩童也可透過畫筆,勾繪出貓貓狗狗們的模樣與色彩。「其實大多數的人第一次來,都會有點迷惘。但是離開時,全部都超級開心!」

在茫茫人海中,為學伴找到合適彼此的飼主,其實並非容易。學校第一隻送出去的狗學伴「卡布」,四腿短短又有深咖啡皮毛,一度還曾被誤認是黑毛豬,但在漸進式的認養流程中,讓卡布成功找到一輩子的家人。學校營運長林可笑著說,「當牠們發現被領養時,表情立刻就會驕傲起來,看到新家人帶來的籠子,也會自己鑽進去!」創校3年的時光,目前共有8隻貓、2隻狗找到新家。雖然數字稱不上漂亮,但是比起送養成功率,學校更重視找到真正適合、不棄養的家人,以及在互動過程之中,對於「人」的實質影響。

生命教育已是現代人必修的課題。在無尾香蕉動物學校,可以看見一群人對於生命的尊重與理解,同時也期盼將理念持續擴散。不僅學伴狗狗出門散步時的逗趣模樣,凝結起鄰居間的話題與情誼,學校也持續照顧社區的流浪動物,李瑾倫還特別繪製「我喜歡貓在我家牆上睡覺」的小卡,為社區營造更友善的氛圍。她透露,某次看到一個女孩子,獨自跟附近的一隻流浪黑貓坐在一起。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,女孩子一直哭,黑貓就靜靜地陪著她。李瑾倫當下感覺「有這些街貓在,真好!」

發揮社會影響力 未來再添友善新據點

不單是動物學校校長,李瑾倫至今仍持續不斷地保持創作。不論是繪本或是店內的文創小物,甚至是帶有兒少教育意義、動物故事的短影音,藉此持續拓展無尾香蕉動物學校的影響力,同時也成為學校經濟來源的重要基礎。回想起學校蓋好的那一天,李瑾倫感覺「自己過去創作、出版的專業,好像都是為了這間學校;自己的技術,就是讓學校更有趣!」如今,無尾香蕉動物學校獨特的模式,更獲得「日本GOOD DESIGN AWARD」、「台灣教育影響力:永續影響力獎」、「德國iF設計獎-服務設計:教育與學習類獎項」、「金點設計獎」等海內外殊榮。

接下來,無尾香蕉動物學校還計畫與高雄市文化局合作,準備進駐高雄鳳山黃埔新村,運用宿舍老宅,打造一處新的打造一處新的動物友善、文創與教育兼顧的園地。談及未來的計畫,不擅長開會、擬定年度目標等辦公室繁雜作業的李瑾倫,一想到能讓更多民眾實際感受與寵物學伴們互動、學習動物友善的過程,她的眼睛又顯現出耀眼的光。

📍更多活動詳情請見:
https://notailbanana.com/%e5%84%b2%e5%82%99%e7%88%b8%e5%aa%bd%e5%9f%b9%e8%a8%93/

📍更多無尾香蕉動物學校:
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otail.Banana/
官方LINE:@notailbanana

無尾香蕉動物學校一樓為寵物友善的「離好咖啡」,可見到許多李瑾倫的文創作品。
 
透過生動課程,能讓民眾更能了解動物行為。
 
在毛孩學伴的互動之中,可以逐步重新思考對生命的尊重。
 
充滿童趣風格的手繪毛孩作品,都是學校內待領養的學伴。
 
繪本作家李瑾倫,同時也身兼無尾香蕉動物學校校長。
 
緊鄰高雄駁二的無尾香蕉動物學校。


無尾香蕉動物學校|第3屆小店永豐計畫獲選

地址:高雄市鹽埕區莒光街6號
(營業時間請依店家公告為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