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p
山谷間的Bulaku! 布拉谷合作社種下的部落永續故事
文 / 翁珮恒
攝影/Kris Kang
循著台九線彎進延平鄉桃源村,沿途的綠色山林與田地,毫不客氣地將視線填滿。在這個被群山環抱的村落裡,藏有著一靜謐而擁有著豐富土壤的聚落——巴喜告部落,這個布農族祖先所遷徙的最南之地。道路兩旁,有小農們在田野間細心地呵護作物,也有剛從課輔班下課的孩子們追逐打鬧,時間在這裡彷彿變得柔軟,讓人一踏進部落,便卸下喧囂,聽見自然與地方共鳴的聲音。
在這樣的靜謐裡,有著一股溫柔的力量,將族人們緊緊地牽在一起。布農族牧師溫源田與太太馮修雙,返鄉後致力於在地耕耘,與小農契作帶動部落經濟,藉由合作社的方式,匯集了部落農產的發展,也成立了「種子之家」,用教育陪伴部落的下一代成長。他們和族人們在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,種下的不單單是小農在地作物,更是一個關於信仰、土地與孩子的希望故事。
看見小農價值,在「合作社」中創造部落的更多可能
「我們這裡的族人大多都是小農,為了讓小農們的銷售能夠更多元,通路更獲得保障,我們成立了『布拉谷果菜生產合作社』,希望可以協助小農,把我們的優質農產推向市場,改善農民的經濟狀況。」在巴喜告部落長大的溫源田,深知部落在不同階段所面臨的挑戰,與太太馮修雙在神學院相識、畢業後選擇回到家鄉,透過農業與教育,實踐信仰與社會關懷。
「Bulaku,在布農族語中是『部落』的意思。」帶著對部落文化的深厚情感與承諾,他們看見部落因面對外部中盤商資訊不透明,農作銷售沒法獲得保障的問題,因此決定藉由「合作社」的形式,與部落小農契約合作,除了穩定對外通路外,也共同開發農作加工與文創商品,讓巴喜告部落的故事,能夠被看見。
巴喜告部落因地形與過去歷史發展的關係,80%的農作是梅子、鳳梨、苦茶籽,都是族人用心耕作的健康無毒農特產,「我們一直在思考要如何運用這麼好的資源,藉由部落品牌的打造,提供農民的收入,以此吸引青農返鄉,讓族人看見在部落生活也是有可能的。」馮修雙說,布拉谷果菜生產合作社的成立,除了合作社本身的工作能夠吸引青農參與管理與宣傳的工作,在農產品銷路的開拓上,也有更多的可能。
當農產作為故事載體,孩子則是未來說故事的人
布拉谷果菜合作社除了協助部落農產品的銷售,也一直研究新產品的開發,以提升農作價值,傳遞巴喜告部落的特質與合作社的理念,讓產品能夠作為說故事的載體。「像是我們結合布農族文化所研發的手工皂,除了萃取自石菖蒲、月桃等部落常見植物外,也融入了布農族的文化故事,以包裝設計上的小插圖呈現,而每一顆手工皂,都是族人們親手製作與包裝,手工皂不僅僅只是一塊肥皂,而是承載著部落共生永續的價值觀。」
而有機苦茶油更是布拉谷合作社的明星商品,為了堅持「全有機」的理念,不惜將部落產的有機苦茶籽,送到新竹——全台唯一有有機認證的榨油廠,就是為了能夠貫徹合作社實踐『有機』的堅持。每一個環節的堅持,看似微不足道,卻是合作社與土地、與信仰、與部落共同走過的痕跡。
合作社協助在地經濟的成長,也不忘顧及部落的孩子們。溫源田與馮修雙創立「種子之家全人關懷協會」,以「種子」為名,象徵對部落孩子的深切期盼。在「種子之家」,孩子們在放學後有地方可以安心學習、吃晚餐,也有人陪伴他們寫功課、說故事,孩子們學會如何與人相處、理解自己與世界的關係。
布拉谷果菜生產合作社也將盈餘的10%挹注「種子之家」,形成農業與教育相輔相成的共生模式。合作社的每一項商品,不只是支持在地小農,也在默默滋養著這群山裡的孩子們,讓他們看見自己部落未來的各種可能。
與族人們一起,想像部落未來的樣子
布拉谷果菜合作社與種子之家,就像兩棵深植在巴喜告部落的樹,一棵為著部落的經濟扎根,一棵為著下一代的希望開花。每一步的規劃都在在展現了合作社與族人們為部落的努力。他們相信,只要讓部落的價值被看見,讓青年就會願意回來,這片山谷的未來,就能比任何一季的果實都來得更豐盛。

從產地直接上桌,合作社研發的餐點取材在地當季食材,讓來訪旅人能夠藉由食物,最直接地感受到巴喜告部落的農作魅力。
有限責任臺東縣原住民布拉谷果菜生產合作社 Bulaku|第3屆小店永豐計畫獲選
地址: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11鄰195-2號
(營業時間請依店家公告為主)
官網:https://www.bulakuselect.com/index.php?lang=tw
攝影/Kris Kang
循著台九線彎進延平鄉桃源村,沿途的綠色山林與田地,毫不客氣地將視線填滿。在這個被群山環抱的村落裡,藏有著一靜謐而擁有著豐富土壤的聚落——巴喜告部落,這個布農族祖先所遷徙的最南之地。道路兩旁,有小農們在田野間細心地呵護作物,也有剛從課輔班下課的孩子們追逐打鬧,時間在這裡彷彿變得柔軟,讓人一踏進部落,便卸下喧囂,聽見自然與地方共鳴的聲音。
在這樣的靜謐裡,有著一股溫柔的力量,將族人們緊緊地牽在一起。布農族牧師溫源田與太太馮修雙,返鄉後致力於在地耕耘,與小農契作帶動部落經濟,藉由合作社的方式,匯集了部落農產的發展,也成立了「種子之家」,用教育陪伴部落的下一代成長。他們和族人們在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,種下的不單單是小農在地作物,更是一個關於信仰、土地與孩子的希望故事。
看見小農價值,在「合作社」中創造部落的更多可能
「我們這裡的族人大多都是小農,為了讓小農們的銷售能夠更多元,通路更獲得保障,我們成立了『布拉谷果菜生產合作社』,希望可以協助小農,把我們的優質農產推向市場,改善農民的經濟狀況。」在巴喜告部落長大的溫源田,深知部落在不同階段所面臨的挑戰,與太太馮修雙在神學院相識、畢業後選擇回到家鄉,透過農業與教育,實踐信仰與社會關懷。
「Bulaku,在布農族語中是『部落』的意思。」帶著對部落文化的深厚情感與承諾,他們看見部落因面對外部中盤商資訊不透明,農作銷售沒法獲得保障的問題,因此決定藉由「合作社」的形式,與部落小農契約合作,除了穩定對外通路外,也共同開發農作加工與文創商品,讓巴喜告部落的故事,能夠被看見。
巴喜告部落因地形與過去歷史發展的關係,80%的農作是梅子、鳳梨、苦茶籽,都是族人用心耕作的健康無毒農特產,「我們一直在思考要如何運用這麼好的資源,藉由部落品牌的打造,提供農民的收入,以此吸引青農返鄉,讓族人看見在部落生活也是有可能的。」馮修雙說,布拉谷果菜生產合作社的成立,除了合作社本身的工作能夠吸引青農參與管理與宣傳的工作,在農產品銷路的開拓上,也有更多的可能。
當農產作為故事載體,孩子則是未來說故事的人
布拉谷果菜合作社除了協助部落農產品的銷售,也一直研究新產品的開發,以提升農作價值,傳遞巴喜告部落的特質與合作社的理念,讓產品能夠作為說故事的載體。「像是我們結合布農族文化所研發的手工皂,除了萃取自石菖蒲、月桃等部落常見植物外,也融入了布農族的文化故事,以包裝設計上的小插圖呈現,而每一顆手工皂,都是族人們親手製作與包裝,手工皂不僅僅只是一塊肥皂,而是承載著部落共生永續的價值觀。」
而有機苦茶油更是布拉谷合作社的明星商品,為了堅持「全有機」的理念,不惜將部落產的有機苦茶籽,送到新竹——全台唯一有有機認證的榨油廠,就是為了能夠貫徹合作社實踐『有機』的堅持。每一個環節的堅持,看似微不足道,卻是合作社與土地、與信仰、與部落共同走過的痕跡。
合作社協助在地經濟的成長,也不忘顧及部落的孩子們。溫源田與馮修雙創立「種子之家全人關懷協會」,以「種子」為名,象徵對部落孩子的深切期盼。在「種子之家」,孩子們在放學後有地方可以安心學習、吃晚餐,也有人陪伴他們寫功課、說故事,孩子們學會如何與人相處、理解自己與世界的關係。
布拉谷果菜生產合作社也將盈餘的10%挹注「種子之家」,形成農業與教育相輔相成的共生模式。合作社的每一項商品,不只是支持在地小農,也在默默滋養著這群山裡的孩子們,讓他們看見自己部落未來的各種可能。
與族人們一起,想像部落未來的樣子
布拉谷果菜合作社與種子之家,就像兩棵深植在巴喜告部落的樹,一棵為著部落的經濟扎根,一棵為著下一代的希望開花。每一步的規劃都在在展現了合作社與族人們為部落的努力。他們相信,只要讓部落的價值被看見,讓青年就會願意回來,這片山谷的未來,就能比任何一季的果實都來得更豐盛。

Made in Bulaku!布拉古果菜生產合作社以無毒農作結合有機生產,建立地方品牌,打造屬於巴喜告部落的明星產品。

延平鄉桃源國小內的布農族傳統房舍taluhan,是孩子們聚會的好所在。

溫源田與馮修雙亦投身於「種子之家」的事務,合作社部分盈餘也挹注於此,部落之力以課輔班的方式,陪伴孩子學習成長。

從產地直接上桌,合作社研發的餐點取材在地當季食材,讓來訪旅人能夠藉由食物,最直接地感受到巴喜告部落的農作魅力。

透過合作社的運作,溫源田與馮修雙串連起部落裡的小農資源,再藉由美學設計與創意行銷,將巴喜告部落的魅力發散到更多地方。

合作社的手工皂,結合布農族文化特色,並由部落婦女手工製作,每一顆似乎都承載著巴喜告部落的故事。
有限責任臺東縣原住民布拉谷果菜生產合作社 Bulaku|第3屆小店永豐計畫獲選
地址: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11鄰195-2號
(營業時間請依店家公告為主)
官網:https://www.bulakuselect.com/index.php?lang=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