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/ 故事牆 - 改變社區的小地方大力量 / 結合傳統工藝與台灣文化 大稻埕裡的玩色天地─蚤操染織

Story

結合傳統工藝與台灣文化 大稻埕裡的玩色天地─蚤操染織

2025/07/07

北部 / 地方發展
文/袁世珮
攝影/Kris Kang


一屋子各色各式染織衣物和用品,還有一個小小的工坊,深藍色的染缸正等著為一塊布改頭換面。這裡是Zoma和光這對年輕夫妻翻玩染料和材料的地方:「我們將手工染織的工藝,整合台灣的文化和設計美學,做成創新的作品。」

因為喜愛而鑽研

「蚤操」這名稱很無厘頭,背後卻是這對創辦人對於染織的熱情。Zoma和光著迷於跳蚤市場裡的驚喜,「這跟我們品牌的核心染布工藝很像,每次染布,打開之後,看到新圖案,都是一次驚喜。」

蚤操玩的是諧音哏,logo是跳蚤伸展雙臂的形象,讓人聯想到充滿精氣神的早操,這也跟染織工藝的表現形式一樣,色彩多、充滿活力。所以Zoma說:「我們的品牌名稱就是兩隻手在做的事,充滿活力、充滿驚喜。」

兩人的染織旅程始於2011年就讀台北藝術大學時參加一位印尼老師的蠟染工作坊,第一次體驗染織魅力。Zoma想:「染織很有趣,竟有那麼多種染織材料和工藝,這是一個非常開闊的世界。」

年輕人從興趣起步,再變成產品,進入創意市集,第一次的擺攤在淡水重建街,接著慢慢發展,還拓展到海外,建立起手工染色創作的品牌定位,主打染布與手工藝。自我定位為「染織設計師」的Zoma 說:「我們想把各種染織技術帶進來,整合做成各種類型的產品。」

過程中,愈來愈注意到客人的需求,這也成為品牌的概念「Dye for You」,就是以自身的技術,為有創意但不具備染布與設計能力的客人實現想法。

2014年創立品牌後,最初沒有實體店面,在自家工作室萬事不便,直到2022年新冠疫情尾聲時,兩人在一直很喜歡的迪化街發現了現在這個空間,「蚤操染織」終於能大展身手了。

最明顯的是,蚤操可以做大型作品了,能大量生產,也有空間可以訓練團隊,增加工作夥伴,更因此開展了體驗服務,終於在客人總是問:「這個商品我很喜歡,老師你可不可以教我做?」之後,開設體驗課程,甚至接待企業團體與國際旅客。

傳統的工藝 創意的呈現

Zoma說,染織工藝有上千年歷史,儘管現代紡織工業和布料技術發展迅速,反而不像過去那般重視布料的線條和質感,蚤操就是反其道而行,在線條、質感和色彩上,顯示出獨特性。

技術上,蚤操除了台灣較常見的藍染外,也引入臘染、型染等各種技術,使用紅茶、咖啡、薑黃、柿蒂、藍草、酪梨核,甚至胭脂蟲等天然染料,但多用於體驗中;產品則較多使用人造染料,根據銷售經驗精準生產,盡可能將染劑用到最後一滴,減少對環境的影響。

蚤操鎖定的客群是重視工藝文化和生活品質的客人,產品還是以服飾為主,每一件都是手工染製,手工調色、染色、定色、清洗,這是市面上較少見的創作模式,還開發出工藝上更複雜的特色圖案,例如小玉西瓜、海龜、月亮等。

至於課程,不同於市面上很多的染布體驗,只是讓客人選圖案、綁一綁、染一染,就下課了,Zoma強調:「我們是知識性體驗,不只是好玩而已。」他會增加色彩美學教育,介紹藍染的染料、原理;廟裡為何是這種紅色;已被現代人籠統以粉紅色取代的茜色是什麼。

Zoma看到花磚的美與繽紛和染布相似,開發出一系列花磚相關的產品和體驗,跟客人介紹時也會推薦參觀迪化街老屋和老花磚,這就變成染織體驗裡少有的結合在地元素的主題式體驗。這樣的主題性,結合大稻埕地理位置,很吸引來自海外的觀光客。

蚤操也進入校園。大學才接觸到染織的Zoma總是想:「如果能更早一點,我的人生是不是會更不一樣?我們就想把染織工藝和美感教育盡量帶到校園,讓小朋友知道有這樣的工作存在。」

不只是一塊染布 要帶進台灣文化

要做到與眾不同,Zoma和光沒有停止學習,他們到泰國去進修傳統植物染,2024年還到京都藝術大學參加「藍學校計畫」,進行傳統工藝見學,學習將西陣織、引箔、漆藝等工藝揉合成一個作品的技術。

這次經驗讓他們大受震撼。Zoma從日本老師那裡學到,工藝不是用舊方法做東西,而是延續傳統,揉和新技術與設計理念,回應當代的挑戰,「我們的品牌就是以這種精神做事,我學染布的工藝,用當代的人造染料等材料,去做出產品。」

在課程中,蚤操交出的作品以型板的概念設計,主題選用台灣的傳統文化遶境,擷取官將首意象,將臉譜、行走時衣襬的波浪感,全設計到織布裡。

也是這次的經驗,加上先前從花磚上獲得靈感,Zoma思考,台灣的紋樣是什麼?例如櫻花、富土山的紋樣,會讓人立刻想到日本,那台灣呢?

他往下探究,就發現台灣的歷史文化是重要寶庫,舞龍舞獅的獅頭、遶境的官將首,傳統民居可見的花磚、門牆的配色等等,都是可以透過技術和經驗將之提取出來,做成紋樣設計,納入產品中、導入體驗中。

蚤操就將台灣獅頭做成型版讓民眾體驗,2024年也帶了台灣獅和台灣寺廟燈籠做成台灣文化型版到日本展出,Zoma說:「我們想讓外國人知道台灣的文化不是只有珍珠奶茶、小籠包,還有這種好幾百年流傳下來的東西。」

雖是小小一家染織手作店,Zoma和光想的很大、很遠,像一滴顏料漾入水中,可以化作彩色的漣漪,一圈圈外擴,也像定色清洗後的揭曉,成果充滿無限驚奇。

Zoma(右)和光從熱愛染織到熱情地希望發揚這項工藝。
 
蚤操的logo彰顯品牌活力、多彩的核心。
 
Zoma示範型染。
 
小小的店面可以展售,也是活動與課程空間,更是這對夫妻實現夢想的地方。
 
蚤操希望能開發出屬於本土的台灣紋樣。台灣獅頭就是其中之一。
 
人工染料和天然染料各有所長,蚤操在染織工藝中也注重環境永續。
 
蚤操染織|品牌概念店 Fleacise Dyeing & Textile Design

地址:台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167巷20號
(營業時間請依店家公告為主)
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leacise/?locale=zh_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