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/ >故事牆 - 永豐小店 / 透過食物展開關係連結,讓家鄉成為和都市同等的選項

Shop

透過食物展開關係連結,讓家鄉成為和都市同等的選項

2023/09/07

南部 / 地方發展

採訪、撰文/陳淑分

攝影/Kris Kang

「有食物的地方,就有互助、就有照顧。」

 

我們在滂沱大雨的田間小路中迷失了方向。明明照地圖在看到反光鏡的路口轉的彎,卻開到一處工廠。打電話詢問,說要看到芒果樹才對喔;左右一看,到處都是芒果樹啊。最後還是小農餐桌的大總管小藍(藍巧芸)開車出來接,才知道我們認錯反光鏡了。
 

一個排灣族人的補課

排灣族女主人目尼(Muni Dodalimau 目尼.杜達利茂)抱著孩子從屋內迎了出來,布農族的男主人蘇志民則在廚房忙著。眼前的房子才又經過一次改裝不久,目尼說,排灣族人的房子是會呼吸的,會依照自己當下的需求與能力,長成當下應該有的樣子。

我們在裡間的月桃墊席地而坐。「要做這樣的墊子的,必須是很嫩的月桃,因為是會接觸到皮膚的。」目尼最小的孩子在墊子上歡快地爬臥翻滾,不時向母親討抱。「那老的月桃可以幹嘛呢?可以拿來包食物。每樣東西一定都有它的功用,只是看放在哪裡。這是我回來後在學習的事情之一。」目尼說。

返鄉十年是一連串重新學習的過程,像在補修關於家鄉、關於部族的學分。目尼和小民在他鄉相識,結婚懷孕後,目尼決定回到屏東瑪家,「家鄉是我最深刻的記憶,我想要用我們自己的文化來養孩子。」沒想到回來後,她不只要學習如何當個排灣族的母親,還要重新認知現實環境的變遷、文化的日漸失去,以及這一切為返鄉生活所造成的困難。
 

以食物串連家族記憶

「我們懷著過去的美好印象回來,結果遇到很多挫折。」當祖母年邁到無法再做出目尼記憶中的美食,且家族裡竟無人傳承,目尼才驚覺部落文化流失的嚴重。「但我還是不想離開,怎麼辦?我們只會做吃的,那就用吃的來養我們。」目尼與小民先前在花蓮經營餐廳,「我們就決定再透過食物,展開新的關係連結。」以食物為起點,目尼四處走訪部落裡的老人家,「例如小米、芋頭,這些傳統食物從哪裡來的、怎麼出現的。」什麼消失了,目尼就把它補起來。

建立關係,始終是排灣族人的文化重點,食物是家的媒介。「小農餐桌是從家開始的。大人吃飯聊天,小孩可以在旁邊玩,就像家一樣。自在很重要。」
 

用簡單的語言 一起守護

不僅學習如何以食物建立關係,還要學習如何找到對且有效的溝通語言。「以前我就是只覺得,我們的東西很重要,為什麼你們不知道?你們應該要懂,應該要一起來保護。」即使這些都是事實,卻聽者藐藐。「後來才知道,所謂的文化價值,對我們很重要,可是對外人來講,更重要的可能是它的美味、它的營養。」過去的小農餐桌不時做出原民個性強烈的食物,例如蝸牛麵包。話題或許夠強,進了市場卻推得辛苦。「外人不見得會因為什麼對我們排灣族很重要,就跟著覺得很重要。如果我們要和更多人溝通,我們就先得回到最簡單的語言。」

美味、健康、營養,是最簡單又最無隔閡的飲食語言。目尼和小民調整方式,讓小農餐桌的食物變得更好對話。餐桌上的麵包、甜點、料理,巧妙地融合了原民與非原民食材:小米圓餐包、小魚乾辣椒麵包卷、刺蔥奶油麵包、馬告南瓜塔、芋頭燉肉、樹豆牛肉湯……「簡單的食物能讓更多人進到我們的體系時,真正知道它的感覺。只要在日常生活裡就能接觸到,先熟悉,然後養成習慣,只要喜歡、感動,自然而然就會承接它了。」不必一再強調它多有價值、有多麼重要,「只要你也喜歡,你也覺得是真實的存在,你就會想要一起守住。」不再「用我的語言去說服你」,是目尼近年最大的轉化與學習。
 

讓家鄉成為選項

小農餐桌在意的,除了排灣族自己的傳統,更多的其實是這座島上既有多元文化的守護。「就像大河小溪,我們原民就是一條小溪流,可能人很少,但也可以照顧到很多動物,也有很多人需要這樣的小溪流。我們沒有要變大河,大河也不要來把我蓋掉。」例如魯凱族只有一萬多人,但這一萬多人,就讓台灣多了好幾種語言,與幾十種飲食文化,「這個島上是很豐富的,只是很多人不知道。那我們知道的人,就要讓它變得日常,讓更多人知道。」這就是多元的展現。

「假如我用我的傳統作物,可以維持我的文化,又能養我們整個家族;我們的生產能力,可以照顧到遠在都市裡的其他家庭,讓你有多一個選擇,它就成了一個共好的經濟體系。」而更長遠的,是讓更多人看見回到部落的可能,「我希望未來回來的人,是真的可以有自由的選擇,確信務農是足以生活的,而不是不得不的離開,或是混不下去了只好回來。」讓家鄉成為和都市同等的選項,支撐原民文化系統的力量,自然就會愈來愈堅實。



小農餐桌
https://kakanannuaqemumaquma.cashier.ecpay.com.tw
屏東縣瑪家鄉三和村玉泉巷1-32號